人们已经认识到,休克复苏过程中大循环被纠正后,并不能完全保证微循环的恢复。近来有学者提出”微循环休克”、”微循环衰竭”、”微循环复苏”等理念,休克复苏已深入到微循环层面。临床工作中,关于如何实现休克复苏从大循环到微循环尚未达成共识,如何解读大循环-微循环相互关系仍是一大挑战。一方面,大循环是微循环复苏的基石,临床的许多干预手段(例如扩容、缩血管活性药物、强心等)均需要通过作用于大循环来影响微循环,此时应避免脱离大循环而空谈微循环复苏,避免过分强调临床干预对微循环直接作用。另一方面,休克复苏终点是恢复细胞氧代谢和器官功能,而微循环作为联系大循环和细胞间的桥梁,若未能正确认识到大循环和微循环的偶联关系,仅以大循环目标作为导引,忽视微循环的反应,可导致临床治疗偏差。有时虽然表面上维持了正常的大循环指标,但对微循环未必有益。例如,休克复苏扩容目的是增加心输出量,进一步目标是改善微循环灌注,但若微循环丧失了对大循环的调节反应,即使增加了心输出量,也不能相应增加微循环灌注,反而带来容量过负荷的潜在损伤。
因此,我们总结和提出”大循环-微循环”偶联(macrocirculation-microcirculation couple,MMC)的概念,强调在休克复苏中需要将大循环和微循环的指标有机结合,正确判断和识别MMC状态有助于判断某一干预措施的效果,也可有助于选择治疗干预的手段,并为休克的治疗指明方向。
本文荟萃自公众号:危重症世界-何怀武, 刘大为, 隆云. 休克复苏:"大循环-微循环"偶联的提出与内涵 [J] . 中华医学杂志,2018,98( 35 ): 2781-2784,只做学术交流学习使用,不做为临床指导,本文观点不代表数字日志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