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RT抗凝不达标,谁之过?

案 例

CRRT患者,第一次透析前检测ATIII(血浆抗凝血酶III)活性,ATIII活性正常(ATIII>80%),患者开始进行CRRT治疗。
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,发现血滤管中有凝块,抗凝指标不达标,增加肝素剂量亦无效。
临床医生要求再次检测ATIII活性,结果发现ATIII活性<30%,所以肝素抗凝无效,即使追加肝素剂量,也不能达到抗凝要求。这个时候咋办?
 

肝素抗凝失效

那ATIII活性降低为什么会导致肝素抗凝失效呢?
 
肝素本身没有抗凝活性,其通过与ATIII结合发挥抗凝作用。当肝素与ATIII结合后,ATIII的构象发生变化,结合反应中心暴露出来,从而更易于和凝血酶等结合,使ATIII的抗凝作用增加上千倍。肝素还可以从ATIII-凝血酶复合物上解离出来继续与游离的ATIII结合,不断地强化ATIII的抗凝作用。
CRRT抗凝不达标,谁之过?
△  肝素抗凝机制

抗凝血酶ATIII

CRRT抗凝不达标,谁之过?

ATIII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速度依赖于肝素,但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量取决于ATIII的活性。

  • ATIII活性<70%,肝素抗凝效果降低;

  • ATIII活性<50%,肝素抗凝作用明显下降;

  • ATIII活性<30%,肝素抗凝无效。

 

ATIII、肝素和抗凝的关系就好比人、支点和地球的关系,如下图。

 

CRRT抗凝不达标,谁之过?
△  ATIII、肝素与抗凝的关系

ATIII为何降低?

为什么ATIII在第一次透析检测时ATIII活性>80%,现在ATIII活性<30%了呢?

 

AT活性降低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, 前者与遗传有关, 后者见于患严重肝、肾疾病患者。

 

肾病综合征患者, 因血浆白蛋白降低, 其AT活性降低者达75%

 

AT血浆浓度与血浆蛋白浓度成正相关,而尿毒症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。有文献报道, AT活性在各类疾患所致的肾脏损伤中降低。

 

另外,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持续肝素治疗后血浆中AT消耗增多,导致AT活性下降, 肝素敏感性降低。

 

AT活性降低可反映尿毒症患者的抗凝活性减弱,还提示血液透析时肝素抗凝效果不佳或出现肝素耐药现象。

所以,每次透析前检测ATIII活性更为稳妥。

 

综上分析,ATIII活性降低导致肝素抗凝无效,临床上不仅见于血液透析时,其他肝素抗凝临床场景下也会出现由于ATIII活性低导致的肝素抗凝无效现象。

 

人体内正常流淌的血液,是凝血,抗凝和纤溶三大系统动态平衡(如图4)的结果。凝血平衡一旦遭到破坏,就会发生血栓或出血风险。抗凝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,其主要由ATIII,蛋白C系统及组织因子抑制物组成。ATIII是抗凝系统中的主要抗凝物质,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的70-80%,是维持凝血平衡的重要物质,起着重要的抗凝调节作用。

 

CRRT抗凝不达标,谁之过?
△  凝血平衡

 

 

血液透析前进行AT检测,除诊断尿毒症患者抗凝功能外,还有助于判断血液透析时肝素的抗凝效果,对于AT活性明显降低者,血液透析前进行AT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抗凝效果,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。
解决办法(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(2021版)):
对于血浆抗凝血酶活性<50%的患者,不宜直接选择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;应适当补充抗凝血酶制剂或新鲜血浆,使患者血浆抗凝血酶活性≥50%后,再使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。

 

本文荟萃自公众号: 夜诊,只做学术交流学习使用,不做为临床指导,本文观点不代表数字日志立场。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Chu的头像Chu
上一篇 2024年3月4日 上午11:21
下一篇 2024年3月6日 下午2:07

相关推荐